91.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哪些?
18版《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第3.2.1款规定: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包含永久占地费、临时占地费、拆迁补偿费、水土保持补偿费、其他费用。
秒懂一下:
土地拆迁费 = 买地钱 + 借地钱 + 赔钱 + 环保钱 + 杂费
1. 永久占地费(买断费)
- 公路永远占用的土地(如路基、服务区)
- 像买房:付钱后地永远归公路所有
2. 临时占地费(租金)
- 施工期间借用的土地(如预制场、便道)
- 像租房:工程完工后要恢复原状归还
3. 拆迁补偿费(赔偿金)
- 拆房子:民房、厂房等建筑物
- 移设施:电线杆、坟墓、水井等
4. 水土保持补偿费(环保税)
- 因施工破坏水土的补偿费用
5. 其他费用(杂项支出)
- 比如勘测定界费、林地补偿费等
现实案例:
某高速公路项目:
- 永久买地:500亩×10万元/亩=5000万
- 临时租地:200亩×1万元/亩/年×3年=600万
- 拆迁民房:30户×50万/户=1500万
- 水保补偿:按造价的0.5%交500万
- 其他费用:200万
→ 总计7800万
多懂一点:
1. 补偿标准玄机
- 耕地最贵:水田补偿可能是旱地的2倍
- 最易纠纷:果树赔偿(挂果树按产量折算)
2. 特殊补偿项
- 古墓迁移费:某项目挖出明清古墓支出300万
- 风水补偿:广东某村因破坏“龙脉”获额外补偿
3. 省钱妙招
- 优化临时用地:某项目租用废弃工厂省下200万
- 分期报批用地:避免资金一次性占用
特别注意:
(1)永久占地要办不动产权证
(2)临时用地到期必须复垦(否则押金不退)
(3)拆迁款必须直达农户账户(禁止村委会代领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92.工程建设其他费包括哪些?
18版《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第3.3.1款规定:工程建设其他费包括建设项目管理费、研究试验费、前期工作费、专项评价(估)费、联合试运转费、生产准备费、工程保通管理费、工程保险费、其他相关费用。
秒懂一下:
工程建设其他费 = 看不见的“隐形开支”
1. 建设项目管理费(“管家费”)
- 建设单位(甲方)的工资、办公费
- 监理费、设计费
2. 研究试验费(“科研费”)
- 新材料、新工艺的测试费用
3. 前期工作费(“跑腿费”)
- 可研报告、环评报告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
4. 专项评价(估)费(“体检费”)
- 地质灾害评估、压覆矿产评估等
5. 联合试运转费(“试机费”)
- 设备安装后调试运行的费用
6. 生产准备费(“上岗培训费”)
- 运营人员培训、生产用具购置
7. 工程保通管理费(“交通疏导费”)
- 施工期间维持通行的费用
8. 工程保险费(“买保险”)
- 建筑工程一切险、第三者责任险
9. 其他相关费用(“杂费”)
- 如招标代理费、BIM技术应用费等
举个真实案例:
某高速公路项目总造价50亿元,工程建设其他费约5亿元:
- 项目管理费1.2亿(含监理费8000万)
- 前期工作费3000万(含环评800万)
- 专项评估费2000万(地灾评估占大头)
- 工程保险费1500万(保额超60亿)
多懂一点:
1. 最容易被忽视的费用
- BIM技术应用费(现已成为刚性支出)
- 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费(银行收取)
2. 弹性最大的费用
- 前期工作费(不同地区审批难度差异大)
- 研究试验费(创新项目可高达造价的3%)
3. 最新增列费用
- 碳评估费(双碳政策新增)
- 文物考古勘探费(现强制要求)
特别注意:
① 监理费通常单列(不得低于发改价格[2007]670号文标准)
② 地质灾害评估费与项目风险等级挂钩(分一、二、三级)
③ 工程保险费建议投保“建筑工程一切险+第三者责任险”组合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93.预备费的组成有哪些?
18版《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第3.4.1款规定:预备费由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两部分组成。
秒懂一下:
预备费 = 工程项目的“应急钱包”
1. 基本预备费(“固定备用金”)
- 用途:对付各种“没想到”的情况
✓ 设计变更(比如原设计路基要加宽)
✓ 自然灾害(暴雨冲毁临时便道)
✓ 隐蔽工程(开挖后发现古墓)
- 比例:一般按工程费用5-8%预留
2. 价差预备费(“涨价专用金”)
- 用途:专门应对物价上涨
✓ 钢筋水泥涨价
✓ 人工工资上调
✓ 机械租赁费上涨
- 计算:根据年度价格指数预测
举个栗子:
某10亿的公路项目:
- 基本预备费:10亿×5%=5000万
(处理了3处设计变更花了3000万)
- 价差预备费:2000万
(钢材涨价多花了1500万)
多懂一点:
1. 最常动用的预备费
- 地质条件变化(隧道掘进遇到断层)
- 征地拆迁超标(村民临时提高补偿要求)
2. 最新动态
- 2023年起新规:重大自然灾害可申请追加预备费
- 新能源项目:预备费比例可上浮2%
3. 省钱妙招
- 采用EPC模式可降低基本预备费比例
- 大宗材料锁定价格可减少价差预备费
特别注意:
① 预备费动用需履行审批程序(不是想用就能用)
② 价差预备费2020年起取消计取(疫情期间特殊政策)
③ 基本预备费结余需按规定处理(不能挪作他用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94.什么是基本预备费?
18版《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第3.4.2款规定:基本预备费系指在初步设计和概算、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中难以预料的工程费用。
秒懂一下:
基本预备费 = 工程界的“意外险”
核心特点:专治各种“没想到”:
1. 设计阶段的“看走眼”
- 原以为土质很好,开挖发现全是淤泥(要换填)
- 图纸上没标的地下管线(迁移要花钱)
2. 施工中的“突发状况”
- 百年一遇洪水冲垮施工便道
- 考古队突然说工地下有文物
3. 管理上的“幺蛾子”
- 村民阻工要求增加补偿款
- 环保督查要求新增防尘设施
举个现实案例:
某跨海大桥项目:
- 预算10亿,基本预备费留了6000万(6%)
- 实际使用:
✓ 台风损毁钢栈桥修复花2000万
✓ 发现海底溶洞处理花1500万
✓ 设计变更增加防船撞装置花1000万
多懂一点:
1. 2023年新变化
- 智慧工地建设费可列入预备费(原属其他费)
- 双碳要求:环保应急措施费比例提高
2. 各省特殊规定
- 云南:地质灾害高发区项目预备费上浮1%
- 广东:跨海桥梁项目预备费最低按8%计
3. 经典教训案例
- 某隧道项目因未留足预备费,遇到断层时被迫停工筹钱
- 某市政工程因征地纠纷动用预备费超支,导致后续无钱处理管涌
特别注意:
① 不得用于:材料涨价(这是价差预备费的活)
② 动用程序:需“设计-监理-业主”三方确认
③ 结算时:剩余预备费要“哪来回哪去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95.什么是价差预备费?
18版《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第3.4.3款规定:价差预备费系指设计文件编制年至工程交工年期间,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人工费、材料费、设备费、施工机械使用费、措施费、企业管理费等由于政策、价格变化可能发生上浮而预留的费用,及外资贷款汇率变动部分的费用。
价差预备费在FIDIC条款中叫涨价预备费。通俗来讲,就是考虑通货膨胀对价格的影响,此部分费用在国内通常不考虑。
秒懂一下:
价差预备费 = 工程界的“物价上涨保险”
核心作用:专门对付“钱不值钱”的情况
- 材料变贵:去年钢筋4000元/吨,今年涨到4500元
- 人工涨价:泥瓦工日薪从300元涨到350元
- 机械费飙升:吊车租赁费每月多付2万
举个现实例子:
某高速公路建设期3年:
- 第一年预算:水泥采购预算是500元/吨
- 实际第三年:水泥涨到580元/吨
- 价差预备费作用:补上这80元的差价
国内现状:
就像“备而不用”的灭火器:
- 2013年后国内项目基本不计取(因CPI稳定)
- 但国际工程必算(尤其是非洲项目)
多懂一点:
1. FIDIC合同精髓
- 每月按物价指数调整(像油价联动机制)
- 典型条款:材料涨价超5%即可启动调差
2. 神奇计算方式
- 公式:P=∑[(t-1)*f*(1+r)^(n-1)-1]
(看不懂没关系,造价师会算)
3. 血泪教训案例
- 某央企在安哥拉的项目:因未计价差预备费,钢材涨价亏了2亿
- 中老铁路项目:用人民币结算规避了汇率风险
特别注意:
① 2018新规:国债项目可恢复计取0.5%
② 海外项目:必须考虑汇率+通胀双风险
③ EPC项目:通常由总包方消化价差风险